东方脉搏

行业动态

北京2012年全市将普及家庭医生式服务

        昨天,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入户为刘秉钧老人检查身体。据介绍,丰台区率先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
  到2012年底,本市居民只要愿意,都可以通过签约的形式,享受到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昨天,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市将出台一系列社区卫生改革举措。包括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居民慢病管理,扩大社区用药,建立与大医院之间转诊机制等等。

  未来本市社区卫生工作目标包括

  到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普及,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最多可服务600户家庭。

  到2015年,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人次占全市门急诊总人次比例达到3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预约成功率达到80%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到2018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有条件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管理服务,35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达到80%,治疗率达到65%,控制率达到50%。

  到2018年,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中小学生肥胖率下降到15%以下。

  政策及解读

  社区医生深入家庭

  政策:按照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户数1:600的比例,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居民可享受到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解读:市卫生局副局长郭积勇表示,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最多签约家庭不超过600户。所有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都可以跟社区签约,没有户籍限制,健康咨询等服务免费提供。

  签约的家庭将享受到5类个性化服务,包括:其一,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

  其二,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居民;及时将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居民。

  其三,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重点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

  其四,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咨询和指导服务。

  其五,对于社区新增的29种慢性病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此项措施没有签约的患者也适用。

  “家庭医生式服务与国外的私人医生之间存在着根本不同。”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本市的家庭医生指的是由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而不是医生常规性到家里提供诊疗服务。

  郭积勇表示,今年本市已经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试点,截止到2010年11月底,三个试点区共组建了665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累计签约达到64171户、149847人。2012年底,家庭式服务模式覆盖全市有意愿接受服务的家庭。

  慢病患者配家庭保健员

  政策:在本市启动“百、千、万”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工程,建立起市民积极参与的、有效的慢病综合管理模式。包括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0000台包括自助心电监测、血压计等在内的自助健康监测设备;为10万慢病家庭各免费培养一名家庭保健员。

  解读:“百、千、万”工程中的“百”指的是,培养百名社区慢病管理专家。到2015年底,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100名社区医生进行系统的慢病诊疗、管理、效果评估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千”指的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每年不低于1000场,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讲座。

  “万”指的是要配备万台自助健康监测设备,使居民不用履行挂号、就诊、缴费、检查等医疗程序,可以自助、方便、免费了解自己的一些诸如血压、心脏功能等生理指标及其变化。到2015年底,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备10000台自助健康监测设备,为居民提供健康自助监测服务。

  此外,本市还要为慢性病家庭再免费培养10万名家庭保健员。目前已经培养了12万名。到2015年底,全市慢性病家庭保健员将达到20万名。

  3日内转诊预约大医院

  政策: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转诊预约机制。

  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区域内大医院试行开展转诊预约工作。

  目前全市十三个区县,20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28家综合医院建立了转诊预约关系。对于社区不能诊治的,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预约到指定转诊的大医院相应专科就诊,免除居民星夜排队挂号、路途奔波之苦。

  社区慢病用药新增29种

  政策:社区用药新增用于治疗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在内的29种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

  解读:目前,全市用药为2100种,其中社区用药1373种,但还是有患者反映一些慢性病的常用药社区买不到。为此,本市决定将百姓常用的包括降脂灵、血脂康和降压药代文、科素亚及降糖药物美吡达、迪沙等29种病人常用的慢性病用药纳入社区用药,实现医保报销。

  四大举措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

  举措一:给社区医疗人才解决户口

  对社区医生水平不信任一直是很多居民不愿意选择社区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此次为了吸引人才,本市出台了多项具体政策。

  郭积勇介绍,采取签订合同、解决户口的方式,本市将面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引进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以及中级以上、年龄45岁以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本市下一步医改的重点是把一些治疗型二级医院改为护理型和康复型医疗机构,这些单位用不了的人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工作,收入标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相关收入标准执行。”郭积勇谈到,这也是弥补目前社区人力不足的渠道之一。

  举措二:居民将参与社区卫生建设

  为了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适合本社区居民需求,市卫生局表示,将探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事会制度。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代表、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员、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人员、专家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事会,负责工作内容的商定、措施的实施及效果的评价。

  举措三:全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郭积勇介绍,到2011年底,本市将搭建完成覆盖全市的网络,并借此为市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社区的电子健康档案结合目前大医院正在实施的电子病历,可以使居民在所有医疗机构的信息集为一体,使居民得到更为全面、客观、准确的医学诊断。

  举措四:所有社区推广中医

  本市要在社区大力发展中医服务。本市规定,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要设立中医科,还要在社区中推广普及刮痧、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每个社区服务站能开展5项适宜技术。在全市推广中医保健操。


来源:北京日报

            

关于我们 | 合作代理 | 数据安全 | 联系我们

东方脉搏(北京)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090413号

Copyright 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